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分析近年因為輪狀病毒入院的數據,發現自2008年引入預防疾苗後,不但令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的入院個案減少,連青少年及成人的病例也有下降,顯示在大部份幼兒注射疫苗後,可以同時起到預防社區傳播的保護作用。 研究人員分析06年未引入預防疫苗,及08年開始有疫苗至2010年的入院數據。 顯示未有疫苗前,每年約有60,000至70,000宗幼兒輪狀病毒住院病例,20至60宗死亡個案。
0 評論
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,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。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,是因為它較有可能會引致嚴重後果(如病毒性腦膜炎、腦炎、類小兒痲痺癱瘓),甚至死亡。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,亦會於冬季出現小高峰。 病徵 大部份患者都會在1星期內自行痊癒。病發初期,通常會出現發燒,食慾不振,疲倦和喉嚨痛。一至兩天後,口腔出現疼痛的潰瘍。另外,手掌及腳掌亦會出現紅疹。這些紅疹並不痕癢,有時會帶有小水泡。患者在病發首星期最具傳染性,而病毒可在其糞便中存活數星期。 患者痊癒後,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。但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。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、唾液、穿破的水泡和糞便或觸摸受染污的物件而傳播。 建立睡眠模式 • 每晚待有睡意才可上床 • 上床應盡快熄燈 • 不應在床上閱讀或看電視 • 二十分鐘內不能入睡應離開睡房,直至再有睡意為止 • 重覆第四步驟,直至入睡為止 • 半夜醒超過二十分鐘,可重覆第四步驟 • 不論睡眠質素,都要將鬧鐘較到同一鐘數起床 • 日間禁止自己睡覺 • 堅守上述八個步驟最少數星期,睡眠就會逐漸回復正常 鬆弛練習 臨睡前,不應作任何緊張或興奮的活動 上床後練習鬆弛:把注意力巡迴身體各部位,輾轉放鬆足部、小腿、大腿、臀部、手部、前臂、上臂、肩部、腹部、背部、胸部、頸部、下顎、面部、眼部,週而復始。呼吸要慢而深,可嘗試觀察氣息在鼻孔一出一入,同時心中輕數「出」和「入」。身體鬆弛後就可入睡。 日間亦可在椅上作上述練習 全球暖化對健康的威脅逐步浮現。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當夏季每日平均溫度上升至攝氏29度時,每再升溫1℃,入院率就增加4.5%,比率遠高於在寒冷天氣時,每降1℃入院率只增加1.4%。呼吸系統疾病、傳染病及意外受傷個案最受室外溫度上升影響,入院者又以兒童及年輕人為主。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一項研究,分析1998年至2009年間,從天文台、環境保護署及醫管局取得的氣候(包括室外溫度、相對濕度、風速等)、室外空氣質素及入院數據,比較氣候變化與公立醫院的入院率關係。結果發現每日平均氣溫上升至29℃是臨界點,其後每上升1℃,入院比率會上升4.5%。 呼吸系統疾病中的哮喘、支氣管炎及肺部疾病,傳染性疾病中的腹瀉及肺炎,以及意外受傷,受溫度上升影響需住院的個案增加較明顯。有關研究的詳細結果已在《世界衞生組織公報》中刊登。 年輕人不慣避暑易中招研究顯示0至56歲較年輕組別,易在高溫中因呼吸系統疾病入院,而兒童及長者則多於冬季降溫時才入院率增加。 負責研究的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陳英凝估計,與年輕人在炎夏仍然活躍,長者則多留在室內避暑有關,顯示普遍人對由酷熱天氣引發的疾病認識不足,當局有需要加強有關宣傳。 1.食了辣的東西,感覺就要被辣死了,就往嘴裏放上少許鹽,含一下,吐掉,漱下口,就不辣了; 2.牙齒黃,可以把花生嚼碎後含在嘴裏,並刷牙三分鐘,很有效; 3.若有小面積皮膚損傷或者燒傷、燙傷,抹上少許牙膏,可立即止血止痛; 4.經常裝茶的杯子裏面留下難看的茶漬,用牙膏洗之,非常乾淨; 5.仰頭點眼藥水時微微張嘴,這樣眼睛就不會亂眨了; 6.嘴裏有潰瘍,就用維生素C貼在潰瘍處,等它溶化後潰瘍基本就好了; 7.眼睛進了小灰塵,閉上眼睛用力咳嗽幾下,灰塵就會自己出來; 8.洗完臉後,用手指沾些細鹽在鼻頭兩側輕輕按摩,然後再用清水沖洗,黑頭和粉刺就會清除乾淨,毛孔也會變小; 9.剛剛被蚊咬完時,塗上肥皂就不會癢了; 10.如果喉朧、 牙齦發炎了,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塊,沾著鹽食,記得一定要是晚上,當時症狀就會減輕,第二天就好了; 11.吹風機對著標籤吹,等吹到商標的膠熱了,就可以很容易的把標籤撕下來; 12.旅行帶衣服時如果怕壓起褶皺,可以把每件衣服都捲成卷; 13.打打嗝時就喝點醋,立桿見影; 14.吃了有異味的東西,如大蒜、臭豆腐,吃幾顆花生米就好了; 15.治療咳嗽,特別是乾咳,晚上馴覺前用純芝麻香油煎雞蛋,油放稍多些,什麼調味料都不要放,趁熱吃過就去睡覺,連食幾天效果很明顯; 年輕男性出現脫髮,亂用烈酒、生薑擦頭,隨時永久損害毛囊,弄巧反拙。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表示,每月都接獲10至20宗,20多歲年輕人因脫髮而求醫,曾有病人因錯用坊間產品,令頭皮出現過敏性皮炎,毛囊紅腫含膿。他提醒脫髮人士切忌諱疾忌醫,錯過最佳治療機會。 大學畢業已「M字額」求診病人多屬遺傳性的男士脫髮,不少人嘗試坊間的偏方無效,拖延至病情第三期(即有明顯『M字額』)才求醫,當中不乏剛剛大學畢業、正求職的20多歲男生。常見偏方為以白蘭地、生薑或大蒜切片擦頭;又或以白醋、鹽水洗頭,甚至用蜂蜜加蛋黃自製頭皮膜,試圖幫助生髮。 他曾處理一名20多歲男生,在坊間購買聲稱可治療脫髮產品,使用後引致過敏性皮炎,令頭皮紅腫、含膿發炎,求醫時更流出分泌物,情況嚇人,幸好治療後情況受控。他警告,頭皮嚴重發炎可永久破壞毛囊,或令毛囊結痂,致日後不能長出頭髮,過往曾有病人亂用偏方致毛囊永久受損,結果得不償失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副總監蘇曜華指,上述偏方統統欠缺科學根據,從未證明有助生髮,反增加頭皮毛囊炎風險,尤其曾皮膚敏感人士,市民不應盲目相信。 胃炎或胃痛病人亂服藥,可延誤治療胃癌。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,曾有胃炎症狀病人,胡亂到藥房買醫生曾處方的質子泵抑制劑服用,一度舒緩胃潰瘍,令病人誤以為好轉,但後病情轉差,證實患第三期胃癌。市民若服藥治療胃炎或胃痛逾兩周仍沒好轉,或停藥後病徵又出現要盡快求醫。 外科專科醫生李大任表示,胃癌是本港第四常見的致命癌症,2010年有1100宗新症,同年也有700宗胃癌死亡個案。胃癌成因有攝取醃製食物中的亞硝酸胺、患萎縮性胃炎、帶有幽門螺旋菌及家族遺傳。早期胃癌症狀包括胃脹、惡心、食慾不振及反胃等。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只是胃痛或胃炎而延醫。 他指,曾有患第三期胃癌的病人,當初有胃炎症狀求診,獲醫生處方質子泵抑制。病人完成療程後,在沒有醫生處方下,自行到藥房買該藥服用。因質子泵抑制劑能舒緩癌細胞引致的胃潰瘍,病人誤以為胃炎好轉,持續服藥約半年。但其後病情轉差,終證實患胃癌。 另一名58歲陳先生,半年前開始有胃氣脹,每次餐後感到上腹脹痛。他誤以為一般消化不良,自行服用坊間的胃藥。初時輕微舒緩病徵,但慢慢病情越來越嚴重,出現食慾不振及餐後不時嘔吐,體重下降。求診後證實胃部長了一個6厘米腫瘤,屬第三期胃癌,需接受手術、化療及電療。 美國學者研究14萬5000名 年齡介於50至79歲的停經後婦女發現,高個女罹患癌症 的風險可能比個子嬌小的女子更大。 研究刊登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(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)發行的「癌症流 行病學、生物標記與預防」(US journal Cancer Epidemiology, Biomarkers & Prevention)期刊上。 根據研究,婦女身高每高10公分,罹癌風險就升高 13%。 紐約葉希瓦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(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of Yeshiva University)流行病學家卡巴特(Geoffrey Kabat)為 研究主筆,他說:「根本上,癌症是與生長過程有關的 疾病,所以荷爾蒙或其他影響身高的生長因子也可能影 響罹癌風險。」 研究員追蹤這些婦女12年發現,身高較高的婦女也 可能比較容易罹患乳癌、大腸癌、子宮內膜癌、腎臟癌 、卵巢癌、甲狀腺癌、多發性骨髓瘤及黑色素瘤。 這些 婦女參與研究前都未罹患癌症,其中2萬928人在研究期 間罹癌。 在調整年齡、體重、教育程度、抽菸習慣、飲酒量 及荷爾蒙治療等因素後,身高依舊與罹癌風險有關。 不少家長認為,小孩患濕疹最好戒吃豬、牛、羊及海鮮等這類「有毒」的食物,怕令濕疹加劇。事實上戒口不但作用不大,反而可因為過分戒口而導致營養不足,令孩子變成「矮仔矮女」。患小兒濕疹的兒童,皮膚有先天性結構問題,容易受食物及四周的致敏原刺激,醫生通常會按孩子的個別情況,指示他們避免吃某類食物。 孩子日漸長大,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應付他們的成長所需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幼兒六個月起,可嘗試吃攪碎的固體食物,以攝取更多營養。初生嬰孩最常見的過敏食物為牛奶和雞蛋,因此父母給幼兒餵食固體食物時,應循序漸進,每次只加一種新食材,待幼兒吃慣後(約一至兩周),再加餵另一種。每嘗試一種新食物時,應觀察幼兒的大便及皮膚,若出現腹瀉、嘔吐、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,即幼兒有機會對該食物敏感,應盡量戒吃。父母可先讓其試食水果、蔬菜、蛋黃及麵包,沒問題後可再添加蛋白,待長出乳齒後,再試食肉類。謹記起初只提供少量,之後才逐步增加分量。 |
|
|
|
關於本站 |
關於站長謝謝查詢,稍後補充 !
|
聯絡我們 |
|
站長區 |
Copyright © 2013 醫訊站 Clinic24HK.Com. 版權所有 (欄位「醫療組織介紹」及其他連結版面資料除外) 歡迎轉載 (唯必須註明「資料引自 - 醫訊站: http://www.clinic24hk.com」+ 按此留言告知,敬請備悉,謝謝合作 !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