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 : 鼻敏感患者有效治療很重要 (連結) :
天氣轉涼以來,氣溫變化無常,令不少鼻敏感患者苦不堪言,輕則噴嚏、流鼻水,重者鼻塞不通,頭昏耳閉、聽力變差,嗅覺遲鈍,不聞香臭;或噴嚏狂作,鼻水不停地流。這類病人平時常有面色不華、胃口差、大便稀爛,或怕風、疲勞、氣短易感冒等症狀。 鼻敏感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治療,病情嚴重者同時可見眼睛紅癢、流眼水等眼角膜敏感;或影響睡眠,甚至出現睡眠窒息等後遺症,鼻敏感反覆發作有機會惡化成鼻竇炎,失去嗅覺、味覺,或誘發哮喘, 令生活質素下降。 鼻敏感也會遺傳,據統計,父或母患鼻敏感,子女患上的機會是30%;若父母二人均患有鼻敏感,子女患病的機會高達70%。 中醫認為,鼻敏感患者多數是素體肺脾腎氣虛,每遇風寒邪氣,鼻敏感立刻發作。中醫根據鼻敏感發作期、緩解期的兩種不同狀態,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,調理一段時間,絕大多數患者能收到滿意效果。 鼻敏感發作時,經常噴嚏狂作,鼻癢鼻塞,鼻水不停地流,中醫認為是風寒犯肺,可用麻黃湯加減,驅風散寒通竅,鼓舞人體陽氣,減輕鼻黏膜水腫充血,令鼻塞、噴嚏舒緩,流鼻水得以停止。 緩解期常用玉屏風散加減,補益肺氣,固護肌表,改善體質,增強抗病能力,增強對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,鼻敏感的發作次數自然會大大減少或消失。患者需要堅持治療,才能徹底治療鼻敏感。如果偶爾吃三至五貼中藥只能治標,而不能治本。 此外,平時飲食要忌冰冷油膩食品,注意保暖,避免過度熬夜疲勞。在天氣晴朗,風和日麗之時,宜行山等戶外運動,多曬太陽,增強肺活量,對於預防鼻敏感的發作具有重要作用。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訪問學者吉鳳霞
0 評論
級,會進一步強化裝備包括使用雙層膠手套、加強防護頸部及穿著防水靴等。
有前線員工擔心醫管局的保護衣物並沒有保護頸部,擔心在處理相關病人時會被嘔吐物或分泌物濺中而受感染,必須澄清的是不一定「包到實」才最好的防護,醫院管理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醫生指出︰「保護衣物最重要保護黏膜,包括眼、鼻及口,醫管局採用的防護套裝與外國用的『一件頭』防護能力相同,兩者各有不同的適用場合。」
例》;同理,若醫生願為所有人診治,單單拒絕為曾「施放胡椒噴霧或催淚彈的警員」診治,便可能因歧視這等警員,觸犯《殘疾歧視條例》。
所以一直走不出困局,另一原因,是對已發生的事情過份執著。為了令「意識」的自己舒服一點,心靈的創傷、悲痛或負面情緒可能被壓抑到潛意識。可惜被壓抑的種種會在潛意識中重複上演,令心裡的「內在小孩」變得更加無助。可悲的是這份執著不知何時才可放下、這種重復不知何時才能完結。幸好在現實生活中,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天使,他們會給予抑鬱的人再次重生或圓夢的機會!
故一般而言,尚未跟醫生確立醫患關係人士,投訴醫生拒診,醫委會多不受理。何謂確立醫患關係?最起碼是醫生從前曾為該人士診治,並在其診所留下病歷記錄。若一名曾施放催淚彈的警員,從前未看過上述醫生,連登記也沒有,他到醫委會投訴醫生拒診,受理機會不大。
註:中風家居急救意義重大,患者發病後至送院急救這段寶貴時間,醫學上稱爲「黃金四小時」。入院前自救措施處理得當,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。
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持續及專業教育部二級講師梁浩榮 |